“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麗水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成為全省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成為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日前召開的市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也是全面奏響了“麗水之干”的最強音。
回望過去五年的奮斗歷程,成績喜人。全市生產總值從2016年1134億元增長到2021年171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3259元和26386元,收入倍差由2016年的2.19縮小到2.02;城鄉格局重塑,“一帶三區”的戰略部署走進現實、加快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領跑全國,試點成果和經驗被中央深改委肯定;民生福祉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
這份靚麗的成績單,是全市上下堅持以“麗水之干”為行動奮斗旗幟,一步一個腳印實干得來的。
特別是全市“兩山”發展大會以來,市委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以厲行“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創新推出并實施了一系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思路、改革舉措、實踐行動,推動麗水全面邁上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新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煥發出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
干出特色 “紅綠”融合激活澎湃新動能
紅色根脈,是麗水的底色。麗水是全省唯一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締造的偉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閃爍著紅色光芒。
綠色生態,是麗水的本色。六江之源,森林覆蓋率超過80%,秀山麗水、浙江綠谷名副其實。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作出的“麗水之贊”,如浩蕩東風鼓千帆,引領和激勵著麗水全市干部群眾上下同心、接續奮斗。
2018年以來,市委陸續召開市委全會及全市“兩山”發展大會、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踐行活動動員大會等重要會議,旗幟鮮明地樹立起實干奮斗的觀點,并以“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為“麗水之干”注魂、賦能、立根,推進“紅綠”融合發展。
一手傳承革命歷史之“紅”,一手托舉生態經濟發展之“綠”,“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的品牌光芒,映在綠水青山間,折射出閃閃金光。
重走紅軍路,品嘗紅軍菜……位于遂昌的紅色古鎮王村口,借鑒井岡山模式打造百里紅軍古道,開發紅色研學和黨員干部培訓,營造“沉浸式”的紅色教育氛圍。同時,鎮里創設“紅綠”情境,經營古鎮山水、串聯紅色遺跡,吸引越野、溯溪愛好者打卡挑戰,成功創成浙江省首批5A級景區鎮,近三年實現經濟收入2.1億元。
紅色資源加上綠色優勢,讓秀山麗水迸發出巨大的發展能量。
慶元縣齋郎村,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一個革命老區村,村內至今仍保留著紅軍戰斗指揮部、紅軍醫院、水口戰場等眾多遺址,這里還是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所在地。通過弘揚紅色文化,齋郎村“紅綠”融合美麗事業紅紅火火。“齋郎軍旅小鎮”等成為熱點旅游目的地,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
整合紅色資源,探索紅色資源價值向高質量綠色發展轉化新路徑,全市上下干字當頭,四面開花。
麗水在全國率先提出“紅綠”融合發展新理念,相繼編制完成《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和紅色資源價值轉化規劃》《浙西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紅色旅游發展行動計劃》《麗水市紅色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等。
以規劃為引領,麗水推動和促進紅色文化、紅色旅游、經典文創、鄉村民俗等產業融合發展。“十四五”將完成1200億元的文旅項目投資總額和麗水山居圖等10大文旅項目。
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激勵下,高質量綠色發展潛能被激活。五年來GDP年均增長7.0%,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連續13年位居全省第一。麗水走出了“紅綠”融合的新路子,為浙江當好全國發展“重要窗口”貢獻著麗水力量。
干出新意 改革發力創造多個“麗水樣板”
干事創業,不僅要有埋頭苦干的黃牛精神,也要有另辟蹊徑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麗水從推動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自我加壓,在探索中找出路、在應變中求突破、在創新中促發展。
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地處偏遠,在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中,通過轉變思路、創新方法,辦民宿、開書店、搞旅游、做電商。一時間,村子里各式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相繼興起,曾經冷清的“深山村”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陳家鋪村的故事,是麗水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我市把GDP和GEP作為“融合發展共同體”一并確立為核心發展指標,堅持“頂層設計+市場參與+基層實踐”聯動推進,推動GDP和GEP規??偭繀f同較快增長、相互之間轉化效率持續較快增長。
2018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麗水樣板”案例入選“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
今天的麗水,“改革圖強”不僅成為創新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關鍵一招,還撬動了各領域改革全面發力。
我市通過全方位深化政務服務數字化改革,讓政務服務方式從“碎片化”轉變為“一體化”,群眾、企業辦事從“找多個部門”轉變為“找一個窗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智慧政務建設落下生動注腳。
依托“浙里辦”和“浙政釘”兩個平臺,麗水打造“掌上辦事、掌上辦公”之市。其中,“浙里辦”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35個跨部門“一件事”網上聯辦。
試點先行,改革探路,匯聚起強勁的發展勢能,開辟新時代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最近,中國改革2021年度案例名單揭曉,“麗水構建‘浙麗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助推共同富裕”改革案例從全國近200個地級市的1500多個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全國20個年度案例之一。此前,全民健康補充醫療保險“浙麗保”入選全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重大改革項目。
2019年,麗水市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榮膺中國改革年度十佳案例;2020年,創建國家公園“麗水樣本”的探索實踐榮膺中國改革年度十佳案例;2020年,我市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麗水樣板”連續4年上榜“全國案例”的背后,見證的是麗水敢破敢立、銳意改革的鏗鏘步伐,彰顯的是麗水以干圖強、奮勇爭先的實干品質。
干出魄力 三把“金鑰匙”推進“一帶三區”新跨越
曾幾何時,發展空間布局不優、全域統籌協調不足、整體競爭優勢不強等問題是制約麗水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要補上短板,就必須樹立一體化、協同化、差異化的發展思路。
構建“一帶三區”發展新格局對各區域的主體功能給出了清晰的界定,通過各區域分工協作,共同成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由散到聚、以聚促變”。
全市干部群眾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魄力,集中精力、集聚資源、集成政策,靈活運用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不斷推進“一帶三區”新發展新跨越。
跨山統籌破除了依山而居、靠山而作、劃山而治的“分散式”路徑依賴,發揮出現代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
“搬出來一年,我們增收了六七萬元!”2019年,云和縣崇頭鎮黃家畬村村民劉偉平,搭上“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政策列車,搬到了縣城邊的大坪小區。
包括他在內的100多戶村民都離開了原來山高路遠基礎差的山村,不僅成了云和“新市民”,還保留著老家的田地、山林分紅權利。
去年,浙江省印發《關于公布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首批試點名單的通知》,麗水市作為“跨山統籌”市域一體化發展試點榜上有名。
創新引領是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麗水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實現由新技術、新人才、新知識、新模式、新思維等全新生產變量驅動的新生產函數重建,為“一帶三區”大發展大跨越蓄元氣、固根基、增動能。
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實施“招商引資”大會戰,凝聚招才引智“磁力場”,不斷優化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
中欣晶圓、那云·天空之城、上海飛科電器等一批招引項目落地見效。僅去年一年,全市新引進項目620個,同比增長81.3%。
創新動能澎湃提升。以非常力度打造實施人才科技新政,落子布局浙西南科創中心,高規格全市域聯動舉辦人才科技峰會,高層次人才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等9項主要創新指標自2018年以來實現“三年翻番”。
跳出麗水看麗水,放眼未來開新局。麗水“問海借力”頻頻發力,架設起山海協作、向海發展的大橋梁大通道。
世界麗水人大會,吸引全球的鄉賢華僑返鄉,共商麗水發展大計。全市各地陸續出臺人才新政,以政策“禮包”誠邀天下英才來麗水就業創業。麗水經開區布局建設“千畝芯片產業園”,目前已落地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等11個項目,總投資達179億元??N云成為德資企業肖特集團醫藥系統的“亞洲核心”。青田通過發揮廣大海外華僑資源優勢,打造世界紅酒中心,吸引了來自五大洲20多個國家的400多家知名紅酒酒莊入駐。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今天的麗水,信心滿懷地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時代征程,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相信通過全市干群勠力同心、實干巧干,一個滿園春色的繽紛麗水將嶄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