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臺縣水利局牽頭的市對縣考核工作,包括水土保持和水資源管理、綜合立體現代水網建設均居全市第一;省對縣水利工作綜合績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三,創臺州縣市區歷史以來最好成績,對當地穩增長、擴內需、穩就業方面發揮出重大作用。
一是打造強引擎構筑硬支撐。2021年以來,通過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工作專班,實施“一項目一策”,堅持存量增量并重,一批水利設施建成使用,水利管理業投資成效明顯。全年共完成水利管理業投資5.6億元,完成率達187%。其中,始豐溪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投資4.24億元,超額完成年初任務;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額1.44億元,遠超既定目標3000萬元;水文測站、水庫除險加固、農飲水、供水站項目完成投資率均超100%,為天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基礎。
二是補齊弱短板拓寬致富路。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量大,是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領域。2021年該局建設水利項目151個;干堤加固13km;中小河流綜合整治1km;病險山塘整治5座;村塘池塘整治12個;創建省級美麗河湖3條;水美鄉鎮3個,項目種類多、覆蓋面廣,有效拉動了上下游相關產業。始豐溪綜合治理項目全年使用沙12.9萬噸,水泥39964噸,鋼筋7200噸;全年參與水利項目建設工人超1000人,有效促進了百姓就業和增收。
三是激活原動力提供強保障。2021年該局加強需水管理,轉變用水方式,持續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夯實管水基礎,聚焦重點領域,農飲水直接受益人口超26.14萬。截止2021年底,全縣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15萬畝,建成省級節水型灌區2個,節水型企業23個,省級節水型小區9個,節水型單位公共機構77個,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保持在10%以下,成功創建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平方公里,全國首創 “水和合指數”指標體系,有效供給持續增加,有力促進了民生的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