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營經濟發源地之一,溫嶺擁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4萬戶,占臺州市市場主體總量的19%,居臺州第一。如何讓這些市場主體做大做強,為打造共同富裕溫嶺樣板發揮中堅力量?3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發布《全力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推進“強工興市”戰略行動方案》,該方案通過四方面內容、“三十六條”賦能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十六條”以市場準入退出提速、市場主體發展提質、市場競爭環境提升、市場政務服務提效為導向,進一步健全利企政策“清單”,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為了提升企業開辦注銷便利化,市市場監管局將全面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深化開辦全流程零成本“一件事”一日辦結,進一步拓展“證照并銷”新領域,讓企業能不跑就不跑、能網辦就網辦、能最快辦就最快辦。
在市場準入退出提速行動里,還包括為后備上市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推進“自主申報+信用承諾+智能確認”確認制改革、開展個體工商戶入庫培育、優化小微企業融資供給等,著力把減成本、減事項、減時間、減環節、減費用“五減”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企業輕裝上陣。
“三十六條”里還首設歇業制度,為自然災害、疫情等特定情形下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提供了一個“緩沖帶”,助力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為了提升市場主體的“含金量”,我市還將著力實施市場主體發展提質行動,切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強工興市”強筋壯骨,包括:加快建設中國溫嶺(通用機械)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實施規上企業無發明專利“清零”行動、核心專利“破冰”行動;強化區域品牌培育;深化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建設;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推動標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引導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還研究出臺了《溫嶺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清零”和核心專利“破冰”三年(2022—2024年)行動計劃》,以“三項活動”為抓手,扎實推進“清零”“破冰”工作落地見效。
除此之外,“三十六條”還包含十條提升市場競爭環境的內容。比如:通過強化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多部門聯合協作,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通過“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等方式,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展商業秘密保護提質增效行動,爭創省級、臺州市級商業秘密保護基地;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開發行政壟斷行為智慧監測系統;完善平臺經濟全鏈條閉環監管機制,全面開展“綠色直播間”創建等。我市還將實施“首違不罰”“認罰擇輕”,全面落實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承諾制,探索建立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讓市場主體在更健康、包容的環境里發展壯大。
為破解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三十六條”落實落地,從今年2月起,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啟動了百名干部“入百市進千企聯萬戶”活動,帶著政策小冊子,深入各類市場主體,講政策、解難題,激發政策效用,實施服務再升級、環境再優化,最大限度挖掘和釋放市場主體發展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