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臺州市椒江區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在我區北部的山林中和大陳島,發現多種國家珍稀動物。其中,白鷴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麂為國家“三有”動物……許多動物的發現在我區尚屬首次,這些大自然“精靈”的出現也是我區生態環境逐漸向好的標志。
紅外相機24小時尋覓
為了查清我區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和分布狀況,去年12月,區生態環境分局委托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工作。在我區北部的山林中和大陳島區域,根據技術規范布設置了5臺紅外相機。
“紅外相機可以在野外24小時、無干擾地監測值守,動物經過時會觸發紅外設備,紅外相機感應到就會自動拍照。僅三個月時間,已獲取有效照片500多張。”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紅外相機還同步還拍下了許多精彩的小視頻:小松鼠突然蹦出來,山斑鳩好奇地看著鏡頭,漂亮的紅脅藍尾鴝在撓撓頭,呆萌有趣的小麂在竹林間悠閑地漫步……
發現白鷴野外種群
據工作人員介紹,紅外相機捕捉到的白鷴和小麂,這些動物在我區都是較少出現的。其中最珍稀的物種是白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體態嫻雅,外觀美麗,雄鳥在林中疾走時像披著白色長“斗篷”,內里為灰藍色,雌鳥全身呈橄欖褐色,棲息于多林的山地,食昆蟲、植物莖葉、果實和種子。而且,此次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白鷴野外種群有6只,這樣數量的種群在調查中很少見。
“白鷴種群通常由1只強壯的雄鳥和若干雌鳥組成,我們的視頻恰好把一家六口錄了下來。”工作人員說,還有小麂為中國特有種,頭部鮮棕色,體毛棕褐色,外形看起來呆萌有趣,多棲息在灌叢中,以植物莖葉、果實、種子為食。
紅外相機拍攝影像中,紅脅藍尾鴝、山斑鳩、紫嘯鶇等多種鳥類也紛紛亮相。
首次生物多樣性調查開展
彌補了椒江空白
在此之前,我區從未開展大規模的野生脊椎動物調查,此次首次開展椒江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該工作彌補了當前研究的空白,紅外相機拍到的白鷴、小麂、紫嘯鶇都是我區的新紀錄物種。
“紅外相機已經記錄到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對于生物多樣性的重點保護提供重要依據。”區生態環境分局有關負責人說。
下一階段,區生態環境分局將繼續啟動春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將增加野外紅外相機的數量,對一些人為干擾較少的生境,進行更為全面的監測,全力摸清我區生物多樣性本底動態,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途徑,以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