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教育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站在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起點上,政府工作報告指明了我國教育發展的方向。
連日來,參加審議的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教育工作的話題開展了熱議。代表們認為,隨著政府工作報告政策舉措的落地實施,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一定會越辦越好。
步正合代表:建議將技師學院納入高職院校招生平臺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全國人大代表、東海翔集團有限公司染整廠副廠長步正合在調研中發現,盡管我國技工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仍存在技工教育接受度不高、普高擴招導致生源減少等較為突出的問題。特別是當前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的招生未列入高職招生平臺,部分地區普通技工學校招生也未列入中職招生計劃和統一招生平臺,導致技工學校招生空間受擠壓,極大限制了技工院校發展。
“臺州是民營經濟發祥地,工業企業多,對技工教育提質增量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迫切需求和現實動力。”步正合說,技工教育納入統一招生平臺國家有明確要求。2020年,人社部發文將技工院校招生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臺,要求各地積極做好統籌協調,組織好招生工作。2020年12月,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活力溫臺”建設的意見》,賦予臺州探索職業教育改革新使命。再者,臺州技工培育有探索有實踐有基礎,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技工隊伍建設。
步正合建議教育部允許臺州先行先試,將技師學院納入高職招生平臺,實現技師學院與高職院校招生統一平臺、統一發布、統一招生宣傳、統籌招生管理,讓技師學院學生畢業后能拿到全日制高職畢業證書,實現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
陳保華代表:加強小學生品德和傳統美德教育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在當前國家狠抓中小學生‘雙減’初見成效的有利條件下,切實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傳統美德教育,糾正不良現象,十分必要且正當其時。”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保華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小學生的德育存在不少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社會人才觀扭曲,重才而輕德,導致在家庭養育和學校教育中,輕視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小學教材內容取舍失當,重洋而輕中,造成小學生的崇洋媚外思想。三是學習評價上舍本逐末,重智育而輕德育,導致小學生對品德修養認知不正。四是“成功”導向上“低俗化”“近利化”,媒體過分炒作影視娛樂游戲、“明星”“網紅”“暴富”等,使辨識力不強的小學生陷入迷途。
“要抓住當前國家落實‘雙減’、小學教育格局調整優化和國家《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等有利時機,注重頂層設計和系統運作,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小學生的品德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夯實新一代人的德育基礎。”陳保華建議,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積極教育引導家長依法開展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大力推進家庭教育法治化,加強對家長的培訓教育。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專業化、系統化和長期性等優勢,著力打造小學生德育教育的主陣地。要加快推行全國統一的小學教材,進一步加強小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進一步重視并推進小學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要大力營造重視和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的良好輿論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
翁麗芬代表:建議鞏固提高“雙減”成果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是黨中央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目前,學校“雙減”工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加強五項管理,即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另一方面全面實行課后服務,雖然課后服務是為解決家長上下班時間與孩子放學時間不匹配的問題而出現,但這次為適應“雙減”工作全面開展且又提升了課后服務水平。
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作了很大的變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實施義務教育的學科類培訓一律轉登記為非營利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另一方面學生法定休息時間不得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椒江區大陳實驗學校校長翁麗芬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還面臨學科培訓剛需疏導、如何實現課余時間家長高質量陪伴、校外培訓標本兼顧綜合治理等問題。
翁麗芬建議,“雙減”的成效要落實在教師的擔當作為上,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學分培訓要創新和改進;紀檢監察部門要督促教育主管部門不斷持續深化“清廉學校”建設,切實筑牢教師思想防線,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雙減”的成效要落實在家長的認知轉變上。要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意見”,特別就提高家長素質、指導家庭教育的相關組織、職責、環節、監管方面作出進一步的明確,共同推動“雙減” 工作落地見效。“雙減”的成效要落實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上,相關部門要協同治理,共同助推“雙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