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省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省農業農村廳、金華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對我市“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創建工作進行現場復審。
復核組沿著花金線、雙舟線等公路了解我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情況。復核組表示,我市“四好農村路”創建氛圍濃厚、道路建設規范、文化內涵豐富。
在張坑嶺隧道建設過程中,我市采用零耗能綠色發光技術,設置了蓄能自發光交通標志,具有成本低廉、綠色節能、安全提升和美化公路的效果。復核組表示,我市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上既有安全性又兼具美觀性。
據悉,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上,市交通運輸局在全省首創了“三聯三共”區域聯盟工作機制(工作聯動、組織聯建、管理聯抓和區域共管、資源共通、成果共享),為我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提供了保障。
自2018年以來,我市從提升公路等級和公路品質著手,改造低等級公路、危橋病隧,擴建通鄉景區公路。全市共新建農村公路25.897公里,提升改造低等級公路26.88公里,擴建通鄉景區等公路75.66公里,維修路面167.5公里,改造危橋病隧15座,大大改善了我市交通基礎設施。
為實現農村公路“暢、潔、綠、美、安”的目標,我市率先建立了“一路一碼”路長體系,建立了政府負責、部門管理、群眾參與、綜合治理的多級網格化農村公路管理體系,實現了上下聯動、全民參與、齊抓共管,在“建、管、養、運”上摸索出一套新做法,并列入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改革省級試點。同時,我市全面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深入實施以清掃車、灑水車為主的現代公路保潔模式,建立健全縣鄉兩級政府分工負責的養護體制,讓養護模式逐步向機械化、精細化、專業化轉變,做到每條公路有人管、有人養,實現“街道化”保潔。
此外,我市大力推進城鄉客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采用延伸班線、新增公交車、集市公交車定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村村通客車”工作目標任務。目前,全市402個村通客車率達100%。
接下來,我市將堅持目標導向、堅持示范引領,深入實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改革,努力打造“四好農村路”建設永康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