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特色教學空間?老師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課上發現的問題或者自己擅長的,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構建課程,會讓你的空間走得更遠!”2月21日下午4點,浙江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第一次線下送教在吳寧五校報告廳開展。
活動開始,浙師大網絡繼續教育學院班主任萬龍充分肯定了該校前期專題研修板塊的完成情況。并為參訓教師做《提升工程2.0學習平臺的操作》的培訓,詳細講解了提升工程2.0學習平臺上培訓任務、校本工具、學習交流等模塊的具體操作。
本次特邀的專家是金華市江濱小學的張倩老師。張倩老師是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之江匯教育廣場”首屆省級講師,也是浙江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服務隊伍省級培訓講師。曾多次獲得浙江省精品空間,網絡空間應用案例也多次獲全國一等獎,在之江匯空間的建構與應用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張倩老師以“線在漫步”教學空間的創建及應用為例,為吳寧五校全體教師做“教師網絡空間建構與應用”的專題培訓。重點從空間構建、課程建設兩個方面,切合自己的實踐經歷和感受,分享了建設優秀教學空間的方法。
張老師向老師們展示了自己的特色空間“線在漫步”,以其為例,介紹如何從內容建設、教學應用、應用成效、特色創新四個方面著手打造精品空間。又以“校園手繪pop海報設計”課程為例,從“課程開啟→課程常態化應用→課堂個性化發展”三個階段,分享課程建設的實踐過程,帶給老師們極大地啟發和思考。還詳細介紹了課程選題、課程開發編寫、PPT制作、音頻錄制、視頻錄制、素材整合編輯、導出等操作的具體方法,指導網絡空間課程建設,讓我們的空間可以走得更遠。
活動中,教師們進一步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培訓學習為起點,主動去接觸、了解和學習更多的信息技術新手段、新技能。在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過程中,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信息技術的提高能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為“雙減”落地助力。
“吳寧五校會繼續開展一系列的信息技術校本培訓,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線下集中研修工作,確保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專項培訓活動的質量,促進參訓教師對于‘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深入了解。指導教師將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到學科教學中,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學品質,以此來推進‘雙減’工作的落實。”吳寧五校校長葛敏輝如是說。(通訊員:陳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