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別著急,把你的紙板放到車上來,我們幫你推進去!”“家長,請留步,把紙板給我吧,我幫她拎!”“校門口左側需要幫忙,你們去那邊吧!”
2月21日早上7:30,陽光微露,外國語小學校門口早已熱鬧非凡,“百個峴峰書吧 溫暖山鄉小娃”圓夢行動如期開展,一片片愛心涌向外小,凝心聚力,為共同的夢想而努力。
朝陽下,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格外顯眼:只要有車子停下,志愿者馬上跑上前,卸下紙板,簡單交代后,一手牽著孩子,一手拎著紙板,快速找到相應班級。送到后又馬上跑出校門,迎接下一批愛心使者的到來。幾個來回后,志愿者們已滿臉通紅,氣喘吁吁,但笑容卻越發燦爛了。
黨員黃欣雖然住得遠,卻第一個來到了校門口,擼起袖子一干就是一個半小時,寒冷的天氣卻早已滲出汗珠;黨員教師王玲玲身姿矯健,來來回回跑了幾十趟,微信步數一下子飆升到了一萬五,相當于跑了七公里;黨員陳亞平專為紙板最多的孩子服務,那咬緊牙關奮力搬運紙板的樣子是那么美麗……
除了在現場服務,還有為整個活動貢獻智慧的黨員志愿者。副校長馬笑蓮從上周五開始聯系廢品收購站老板,多家對比價格,運輸細節,對每一項服務進行論證考量。晚上再一一落實校門口拱門設計、門口接收紙板推車、志愿者服務人員、班級發動組織等等,事無巨細,確保每個環節完美發揮。
人群中,還有同樣穿著紅馬甲的家長志愿者,掛著綬帶的學生志愿者,穿著圍裙的生活老師,普通著裝的其他老師們,一撥撥人,如一股強大的力量在無聲指揮著忙碌的校門口,一切變得更有序、更溫情。
據悉,圓夢行動已進入第四年,雖然由于疫情原因家長進不了校園,但絲毫沒有影響行動的速度。因為校園里人人都是志愿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總能及時伸出援手。正是這一抹亮麗的志愿紅,讓外小變得有熱情、有溫暖、有團結、有堅韌。在持之以恒的圓夢行動中,所有外小人都將行動滲透在了日常行為中,凝心聚力,將“百個峴峰書吧”開往越來越廣闊的山鄉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