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不剩水,節約不浪費。”
2月23日下午,湖溪鎮中心小學二(3)班的孩子積極響應學校“光瓶行動”號召,正和老師一起探討“光瓶”行動計劃。
據了解,節儉文化歷來是該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除在食堂、樓道、走廊上粘貼宣傳標語外,日常還會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將節儉行動落到實處,以儉養德,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光盤行動”,“控制垃圾源”,“我是節能小使者”等。此次,“光瓶行動”要求從節水開始,進一步倡導師生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光瓶’是什么意思呢?根據調查,僅在會議場所,我國一年浪費的瓶裝水便有上千萬瓶。瓶裝水浪費讓人惋惜。那么我們能做什么呢?”班主任王老師向孩子們仔細地講解“光瓶行動”的來源,“我們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平時喝水盡量自帶水,如果買礦泉水,不要喝一點就扔掉,這是浪費。”她順勢拿起孩子們平日里帶的水杯說:“我們的水杯也可以做到‘光瓶’,每次喝多少裝多少。”為了不讓“光瓶行動”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她還要求小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加入“光瓶”一族:在校不浪費水資源,喝水量夠即可,洗手夠用就行,水龍頭要擰緊。
此外,學校還讓孩子們爭當“光瓶行動”宣講員,將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家人,通過“大手拉小手”把“光瓶行動”帶回家,和家人一起節水節能。“我媽媽經常出差,我要告訴她學會‘光瓶’,少買點、買小瓶裝的水。”二(3)班的陳思遠小朋友認真地說。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態之基。不要輕視每個人都‘光瓶’的力量,只要每個人都能喝光或者隨手帶走沒喝完的瓶中水,就能節約出不少水。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建立起珍惜水資源的良好生活方式!”學校“光瓶行動”負責人張曉群如是說。(通訊員王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