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我在婺城等你回來。”日前,在白龍橋鎮一家企業上班的王仁文,給遠在貴州的丈夫徐家明打了一個視頻電話,因為遠隔千里,這個春節,夫妻倆響應政府號召,各自留在工作地過年。
徐家明和王仁文來自杭州。2009年,身為“評茶師”的徐家明,入職婺城一家茶葉公司,一家人從此在婺城安頓下來。
2016年,作為國家茶葉標準委員會有機茶工作組成員的徐家明,被公司派往貴州省畢節市,從事浙黔兩地茶葉扶貧項目的相關工作。
“貴州這邊也提倡就地過年,給我們發了土特產大禮包。還邀請家屬6月份到貴州團聚。”徐家明說,因為春節之后,春茶馬上要開始采摘。回家過年,如果路上有不確定因素,就會影響茶葉生產,所以在公司的倡議下,很多外省的同事都決定留在貴州過年。
“前幾年,徐家明一兩個月回來一次。疫情發生后,一年回來兩三次。”王仁文說,這兩年她已經習慣了夫妻倆聚少離多,但是,不在一起過年,這還是頭一次。“今年我和兒子也不回杭州,留在婺城過年挺好。”
留在婺城過年,一方面是丈夫徐家明不能回家團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留“婺”過年的政策讓王仁文覺得很暖心。“我們外地戶籍符合條件的可以領到每人每天100元、最高不超過1000元的專項補貼。公司還給我們準備了過年紅包和年貨大禮包。”
“3月底,我回家給你們露一手我新學的貴州菜。”除了品茶功夫,徐家明的廚藝也是相當了得。一家人約定,春暖花開之時,再相約美麗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