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嵊州山區(qū)多次出現(xiàn)強降雪天氣,引發(fā)毛竹倒伏、樹木折斷、電力線路結(jié)冰等情況,嚴重危害電力設施安全。2月19日,嵊州市金庭鎮(zhèn)東坑村余家坑自然村一電線桿因積雪不堪重負折斷,導致部分桿塔傾斜,多處樹枝與線路接觸,造成跳閘停電。
據(jù)了解,該線路承擔著山上3位老人的生活用電。如何盡快恢復供電?怎樣搶修效果最好?接到搶修任務的嵊州市供電公司黃澤供電所所長黃方良,腦子里不斷思考著搶修計劃。他告訴記者,該線桿位于海拔600余米的山頂,機械設備無法使用。
經(jīng)實地勘察,黃方良決定先用發(fā)電機保電,再動員全所力量,將這個搶修的“硬骨頭”啃下來。“距離最近的車輛停靠點仍有4公里左右山路,要替換線桿,只能用肩膀抬上去。”
說干就干!搶修車沿著山路一路前行,1個多小時后,來到了馬路盡頭。“拿上工具,我們開始登山。”現(xiàn)場負責人張麒說。受地形影響,運輸15米長、400公斤的電線桿,比平地要困難好幾倍。
雪后初晴,腳下的路泥濘濕滑。重擔在肩,大家一路相互打氣、輪換抬桿。幾個小時后,終于將新線桿搬運到了山頂。立桿、裝橫擔、拉線……用最快時間完成了搶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