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海鹽縣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即日起,海鹽將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鼓勵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淘汰置換行動,進一步推動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集成改革,切實保障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在過渡期結束前有序退出或置換為合規車輛,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此次行動主要對象是在海鹽縣備案且自備案之日起使用期未滿七年的非標電動自行車,實施時間為2022年2月21日起至9月30日止。近期,各鎮(街道)將發動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網格員等力量,加大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提前淘汰置換政策宣傳,同時,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單位將加強日常執法和監管力度,按照各自職責抓好落實,鼓勵車主提前淘汰非標電動自行車。
據了解,符合淘汰要求電動車的車主可登錄“浙江e行在線”,通過平安e行淘汰置換政策包查詢各優惠內容,自由選擇形成個性化優惠套餐,系統會自動估算套餐總的優惠額度,實際優惠額度以在銷售門店置換時兌現為準。攜帶有效證件和非標電動自行車等到相關臨時回收代辦點辦理淘汰置換,并由公安部門對申請注銷的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進行注銷審核,符合注銷條件的予以注銷。
為鼓勵提前淘汰置換,海鹽根據“政府引導、梯次淘汰、適當補助、集中換購”原則,按車輛是否備案及備案時間采取“財政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回收抵一點”“運營商惠一點”“金融機構助一點”的舉措,具體包括根據申請淘汰時間,車主可享受200元到150元不同檔次的財政補貼;在回收環節據實抵補回收價格;鼓勵企業參與淘汰置換活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推出優惠營銷方案等,確保最大程度讓利于民,從而平穩推進非標電動自行車淘汰置換工作。
據統計,海鹽目前共有196家電動自行車銷售和維修點,全縣在使用電動自行車23萬輛,其中,駕駛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上路的有20.9萬輛。由于部分非標電動自行車存在擅自改裝、拼裝等現象,加之有些非標電動自行車技術參數接近或達到電動摩托車的標準,輸出功能大、速度過快,且駕駛人無需經過專門的駕駛技能培訓,無需考試領取駕照,電動自行車違章行駛、違規上路等引發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
除路面事故頻發外,電動自行車的充停問題也存在諸多消防安全隱患。由于非標電動車一般采用劣質電池、控制器、充電器等核心元件,無充電過量保護,無防潮、防水、阻燃等功能,易導致電池燃燒、爆炸,引發火災和重大傷亡事故。
作為全省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集成改革試點地區,2021年以來,海鹽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數字化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從深化源頭管理、引導合規銷售、嚴格路面管控、落實回收管理等九方面入手,實現電動自行車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全縣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必須通過“浙江e行在線”平臺,對所有庫存車、電池完成“浙品碼”賦碼,將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和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進行區分,實現分類管理、規范管理,逐步凈化道路交通環境。
接下來,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將會同各鎮(街道)和相關部門單位,進一步統籌推進、綜合施策、協同發力,加強風險研判,力爭形成齊抓共管、綜合管理、標本兼治的良好格局,確保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淘汰置換工作有序開展、落實落細,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預計到2022年3月底,完成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淘汰置換總量的20%;5月底,完成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淘汰置換總量的40%;9月底,基本完成淘汰置換。”海鹽縣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