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寒假,當湖街道把“春泥計劃”活動作為助力“雙減”的重要抓手,依托街道“鄉村復興少年宮”在各村社區的延伸點,整合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資源,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重點圍繞“民俗傳承”、“文明促行”和“護苗成長”三個方面進行教育引導。
“民俗傳承”——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將傳統文化植入“鄉村復興少年宮”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讓未成年人學習“春節”等民俗傳統文化知識。如金家村在文化禮堂組織開展“兒童禮堂講村史 歷史文化代代傳”活動;南河頭社區“河你童享”親子時光 虎虎生威鬧元宵;東方社區開展“十二生肖鬧新春 紅星少年迎虎年”活動,聆聽十二生肖來源的民俗故事,搭建十二生肖主題樂高;水洞埭、南市、梅園、百花、梅蘭苑、沐陽和虹霓村等分別開展了“寫春聯”“送福字”“剪窗花”等體驗活動。
“文明促行”——讓精神家園“富”起來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文明行為好習慣養成,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如錢家村圍繞“青春自護,平安春節”為主題,開展寒假交通安全、反詐宣傳等活動;濱湖社區圍繞“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邀請黃柏年老師開展禮儀道德教育;鳳凰社區圍繞“崇尚科學,反對邪教”主題,教育青少年正確識別邪教。
“護苗成長”——讓校社資源“聯”起來
以寒假“冬令營”為載體,聯動轄區學校、志愿者等資源,定制“護苗”課程,打造“童趣”學堂。如東方社區和梅園社區分別開展“雙減”遇見冬奧 ,“冰墩墩”邀您一起賽場追夢主題活動;北河溇社區開展“溇生活學堂”寒假冬令營,開展魔方益智、橋牌入門等課程;東湖社區組織“東湖小鄰居”開展“童步成長課堂”,連續5天開展繪本閱讀、語言表達和元宵手工制作等“護苗”課程;松楓社區組織為期10天的“校社聯動公益課”,開展平湖方言、趣味詞匯、兒童詩和科學實驗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