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是秀洲人民的共同愿景。去年以來,秀洲區堅持人民至上、民生優先,為人民群眾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愿景不斷拼搏,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更多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兩會期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得到了代表、委員的回應,普惠托育、基層醫療、均衡教育、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成為熱議話題,代表、委員紛紛就秀洲區如何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數建言獻策。
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問題,事關兒童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福祉。“在視察中發現,區里現有的托育服務資源還無法滿足大多數家庭的托育需求。”區人大代表黃水林認為,擁有高質量的托育服務是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應該予以重視、積極推進,力求較快取得成效。
黃水林認為,托育服務要適應社會需求,要依托現有普惠性幼教體系師資、設施標準較高的優勢,整合利用資源,集中力量推進托幼一體化模式,補齊托位數不足的短板。在加大政策、財政支持力度,探索社區普惠托育點建設的同時,關注城鄉統籌,推動城鄉托育一體化發展,努力做到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全覆蓋。
依法加強和促進殘疾人就業
區政協委員錢正良在調研中發現,由于勞動能力受限,甚至喪失勞動能力,殘疾人在就業中面臨更多困難,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對此,錢正良建議,要嚴格落實對殘疾人的相關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福利政策,進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在殘疾人就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比如,督促企業落實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政策,支持企業設立“殘疾人之家”,安置更多殘疾人就業。“希望通過幫扶,讓更多困境殘疾人家庭由被動‘輸血’轉為主動‘造血’,通過就業增收實現共同富裕。”錢正良說。
加強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基層衛生室包括村級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通過定向委培方式,培養了一大批基層醫生,陸續分配至全區75家村級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民生實事項目,全區基本完成了村級衛生室的提檔升級改造,人民群眾就醫環境明顯改善。”區人大代表萬云炳表示。
為進一步推進醫防融合,提升基層衛生室服務水平和質量,萬云炳建議,要加大對基層衛生室醫療設備的投入,為符合條件的基層衛生室配置“即時檢驗工作站”,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和滿意度。同時,也建議相關部門在拆遷安置小區規劃設置家庭醫生工作室,方便家庭醫生為百姓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加快補齊鄉鎮教育資源短板
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秀洲區成功創建了教育基本現代化區,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如今,全區已構建起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格局。區政協委員吳偉斌認為,秀洲區要繼續以“美好優學”為目標,圍繞個性、優質、均衡發展,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雖然城鎮學校的差異越來越小,但是對標優質均衡發展要求,農村完小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吳偉斌建議,一方面,要持續加大對農村完小校園設施的投入,促進名優骨干教師的流動,縮小城鄉差距;另一方面,要探索社會力量、志愿者共同參與學校托管服務機制,提高學校課后服務質量,形成良性互動,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