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抬頭見藍。這既是民生福祉,也是發展底氣。
全縣PM2.5濃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率95.6%,地表水、飲用水、出境水達標率均為100%,國控斷面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以上,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長期穩定在70%以上……這組數據,足以窺見安吉綠色發展的強勁脈動。
天更藍了,水更綠了。過去一年,綻放的美麗安吉為人民幸福生活注入更多“綠色養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安吉,底色愈發鮮明。
西苕溪上白鷺成群,水庫越冬的中華秋沙鴨如約而至,龍王山保護區的安吉小鯢安逸地繁衍生息,這些山野間的“精靈”與安吉人民共同演奏著生態奏鳴曲。2021年,安吉入選國家級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價技術研究試點縣,完成并發布浙江省首個縣域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項目成果,同時啟動野生植物本底調查工作。
過去一年,綠色思維、低碳生活從眼見到心間,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碩果累累,交出了可圈可點的綠色答卷。林長制改革持續前行,發出全國首張《森林資源保護督促令》,推動形成部門聯動、有效追責、層層監管的涉林執法鏈條;“兩山銀行”建設多點開花,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和實現路徑持續創新;涉及10個部門、匯集106項數據的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生態文明專艙建成使用;生態保護紅線智能預警平臺實現飲用水源地“水陸空”一體化數字化監管;“無廢鄉鎮”“無廢鄉村”“無廢城市細胞”等有了建設標準,《綠色鄉鎮建設指南》《鄉村美麗庭院建設指南》相繼發布。
發展成績單上,綠色注腳更加矚目。深化國土綠化美化行動,全年完成造林更新3842畝、珍貴彩色森林建設5052畝,建設省級“一村萬樹”示范村10個,示范村數量連續三年居全省首位,實現省級森林城鎮全覆蓋;開展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1家、綠色工廠4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2家;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完成7個省級高標準分類示范小區建設,虎哥回收高效運行,累計回收生活垃圾3.09萬余噸,為居民充值生態金1390萬元;創新推廣“兩山綠幣體系”,助力垃圾循環利用250余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7115噸。
一組組數據、一抹抹綠色,見證著奮斗足跡和實干汗水。新征程上,安吉將以綠為伴,向美而行,持之以恒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創造新業績,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