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做核酸檢測,做好之后明天拿著報告就可以去客戶家服務了……”2月8日上午,在長興某家政公司的大堂里,工作人員正在協助家政服務人員與客戶葉先生簽訂工作協議。
喧鬧的大堂顯示出節后家政需求量的激增。葉先生年前就向公司負責人下了勞務訂單,結果因為“爆單”,一直沒能找到心儀的月嫂。一聽說有合適的月嫂,他趕緊抓住機會前來“搶人”。“今天老板很早就打電話給我們,說終于有阿姨來了,我們趕緊過來,再不找就沒了,阿姨太搶手了!”
該家政公司的負責人王建月介紹,自大年初六開門營業以來,已經簽了幾十筆訂單,而預排的訂單量目前還有近200單,非常搶手。“正月我們就到旺季了,訂單量是很多的,年底和開年后數據相差很大,應該說要相差9~10倍了。”
在長興另一家家政公司內,服務人員已經在上門服務,為客戶做保潔工作。負責人黃敏告訴記者,不少訂單年前就排好了,自年初五起,又有一批客戶開始陸續預訂,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正月后。“我們經營其實也就兩年多時間,但是訂單量比第一年多了兩倍都不止,現在雖然有10多名阿姨已經返工了,可是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黃敏說。
春節假期后,長興家政市場再次迎來高峰,業務單量成倍增長,家政公司紛紛“爆單”。當天,記者走訪多家家政公司,看到了不少前來求職的家政服務人員,工作人員的手機也是忙個不停,時不時就有求職電話打進來。面對眾多的求職者,為什么訂單仍供不應求?王建月表示,這是因為這些求職者本身的意愿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并不高。“有的阿姨是做飯的,只做半天,有的是住家的。”黃敏還告訴記者,如今家政服務的客戶群體趨向于年輕化,對阿姨的年齡也有了要求,而這也讓家政市場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對此,王建月也有同樣的感受,“60后的阿姨客戶覺得年齡大了,70后的阿姨不多了,剩下80后、90后就更少了。所以整個市場來說,還是缺阿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