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民陳黎芬日前登錄浙里辦“數字社會專區”的湖州“家教綜合服務”應用,報名親子活動,并學習了“掌握親子溝通的密碼”課程。“滿足了我們家庭教育的很多需求,特別實用!”她說,最近上線的這個平臺包含家庭教育課堂、家庭關系調適、親子活動開展三大服務模塊。
數字化滿足生活所需,已逐漸成為湖州市民的習慣。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會,聚焦民生關鍵小事和高頻需求,識別、培育和打造了一批重大應用,數字孿生社會雛形初顯。截至目前,我市有“兩慢病健康畫像”“護航心理健康”等67個多跨場景應用上線“浙里辦”,數量居全省前列;4個應用入選省數字社會最佳應用,數量居全省第二。
“目前,數字社會應用已經覆蓋到市民的教育、醫療、出行等各個方面,并因融入湖州元素而更能滿足湖州市民所需。”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與改革處副處長孫亞群列舉了幾個場景:市民出行,可以使用“暢行湖州”實現“一碼乘車”,實時查詢車輛、路線信息;在湖旅游,可用“湖州度假”了解湖州景區特色活動;身體不適,可以登錄“健康湖州”預約掛號、查看檢查報告;即使是社保證明打印這樣的小事,也可以網上辦理。
既辦好各類小事,也讓小事快速辦。去年以來,我市因地制宜創新“退休無憂”“鎮村出行預約”等特色小事辦理,謀劃形成20項小事儲備清單,持續迭代“50+X”的“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成果。南潯區石淙鎮花園灣村的村民曾經一度為等公交而傷透腦筋,如今出門就像有了“專屬公交”,公交車隨叫隨到。去年,“鎮村出行預約”應用場景在該鎮投入使用,可以根據農村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靈活調整公交運力、規劃最優路徑,做到“線上預約、時時上車”。
共同富裕是數字社會重要內涵。去年以來,我市緊盯場景落地應用,按照“成熟一個推廣一個”的原則,逐步推動共同富裕的基本單元未來社區和未來鄉村擴面覆蓋。目前,全市已有17個未來社區和6個未來鄉村上線“浙里辦”,數量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