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21年度溫州法院“數字化改革創新應用十大項目”評選結果揭曉,蒼南法院“不動產司法處置E窗辦”入選。
據了解,在以往的司法處置過程中,不動產買受人在拍賣成功后,需等待不動產中心解除房產查封,法院發函稅務部門查詢稅費,等待稅務部門核算稅費,買受人來法院領取執行裁定書、協助執行通知書,稅務部門繳納稅費,不動產中心辦理過戶。完成上述流程后,買受人需要向法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稅務部門三家單位提交不同材料,隨后三部門分步驟、分時段處理,故整體時間需5-7個工作日,時間較久。
為加快司法處置效率、提升司法服務水平,蒼南法院創新辦理流程,探索司法處置多事項一窗口辦理,“不動產司法處置E窗辦”新模式。通過在蒼南法院設置專項窗口,買受人只需在窗口提交個人身份信息及家庭信息等基礎信息,由法院專員登錄“蒼南縣不動產網上受理云平臺”幫助買受人完成“過戶申請、材料審核、稅費核算”等多項操作。買受人繳納過戶申請費80元及完成稅費繳納后,即可當場拿到電子版不動產權證。
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搭建的“蒼南縣不動產網上受理云平臺”,與公安、稅務、住建部門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利用“支付寶”刷臉認證、電子簽章、電子檔案、電子證書等創新技術,打造集函詢、審核、注銷登記、轉移登記、稅務繳納、電子證制作等一站式集成服務。
“不動產司法處置E窗辦”通過在法院設立窗口,“三替代”幫助買受人快速實現房產過戶。由法院替代中介成為“居間人”,幫助買受人發起“發起轉移申請”“發起稅費申請”等多項操作。以法律文書替代原需要房屋賣方提供的相關身份資料,直接以拍賣流程取代買賣流程。使用平臺集成處理,以“數據跑”替代當事人“線下跑”,數據“跑路”幫助買受人“減負”,提升人民群眾數字改革獲得感。
“不動產司法處置E窗辦”實現買受人僅“跑一窗”,即可完成不動產拍賣轉移所有手續,將原有辦理時間需5-7個工作日的手續縮短為1小時。目前已完成15件不動產過戶手續,廣受買受人好評。以買受人梁某、黃某為例,拍賣成交后,其僅帶著結婚證、戶口簿、身份證等身份憑證來到法院,不到1小時的時間,在法院專員的幫助下,順利完成過戶申請、稅費繳納,當場便拿到電子版不動產權證,隨后梁某、黃某前去蒼南縣不動產中心領取紙質版不動產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