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施后迎來第一個寒假。根據相關要求,假期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暫停,寒假作業要求減少書面作業。那么中小學生的“新寒假”是如何度過的呢?
寒假期間,校園歸于寧靜,而我縣的一些戶外場所、蒼南書城等地,則出現更多孩子們的身影。隨著“雙減”后的首個寒假來臨,中小學生是否真的實現雙減呢?
“今年作業會比較少,然后休息的時間會比較多一點。”“像以前的話寫作業要兩三個小時差不多,現在寫作業差不多半小時或者一小時,多余的時間就可以來書城看看課外書。”“這次作業比之前更少更有趣更加有創意。像語文更偏向于閱讀,有些摘記單之類。”學生們說。家長則表示,孩子娛樂空間多一點、閱讀時間也多一點,輔導作業也沒有那么累了。
除了作業壓力減輕之外,不少中小學的寒假作業來了個“大變臉”,出現了不少又有趣又有啟發性的作業,受到了廣大學生的一致“好評”。
對于雙減政策,校方和家長又是怎樣的態度?記者走訪了第一實驗小學和江濱實驗小學。校方表示,雙減政策對于學校和家長都是很大的一個挑戰。怎樣從過于關注學生的課業成績,轉變為關心關注孩子身心成長、綜合素質提升,還給他們一個完整、快樂的童年,這是學校和家長都應該進一步思考的課題。
“很多家長的思想還沒有轉變,他們會很焦慮,一下子作業減輕這么多,沒有書面作業,孩子成績會不會下降,教學質量會不會有所影響?其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之后,你會發現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還有身體素質提高了。”縣江濱實驗小學校長助理林靜說。
“我們期待孩子的假期生活,應該是有趣、有味、有料的。我認為孩子的寒假生活應該離開教育原來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更加關注他們在假期生活里心靈體系的構建。”縣第一實驗小學校長張延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