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子還在停車線外,方向盤再往左打點。”日前,永嘉縣甌北街道五中花園,多名身著紅馬甲的黨員住戶跑前跑后指揮車輛。在小區黨支部為破解停車難組建志愿服務隊時,黨員業主們紛紛報名加入,身為退休交警的孫啟魏對接了縣交警大隊,對小區車位進行重新設計劃線,過去逢晚高峰必堵的小區,如今井然有序。
省委部署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提出“推動城市社區黨組織體系向下延伸”。溫州現有各類住宅小區2133個,占全市常住人口近一半。小區成為夯實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增進居民福祉的重要陣地。與傳統社區大黨委整合部門資源不同,溫州以黨建引領“共享社·幸福里”創建,探索以小區為基本單元,以住戶黨員干部為基本支點,開展一小區一支部建設,實施在職黨員在小區和單位之間雙重管理。
作為典型的無物業老舊街區和背街小巷,八仙樓社區屯前街過去基礎設施落后,空中“蜘蛛網”密布,機動車隨意停放,道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污水橫流。八仙樓社區屯前片區聯合屬地3個周邊小區支部67名黨員志愿者資源力量,建立居民“紅色智管會”,一方面發揮黨員住戶專業優勢特長,另一方面通過“智管會”引入部門資源,協助住戶做好門口綠植維養、垃圾分類、交通管理等志愿服務,實現屯前居民共管共享。如今,走進屯前街,兩旁低矮房子裝飾一新,精致的綠植、新建的圍欄石雕點綴其中,古色古香。過去市民習慣繞道走的屯前街,成為了人人追捧的打卡點。
溫州開發“共享社·幸福里”數字服務平臺,助力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居民生活共同體、基層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市已有4.1萬名黨員參與雙重管理和服務,有效解決了一批小區民生實事,群眾滿意度提升10個百分點。(記者 戚祥浩 項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