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處房屋整體向西傾斜,使用了斜撐臨時支撐,存在安全隱患。”“某農房墻體存在豎向裂縫,需要核實裂縫性質。”……近期氣溫較低,一支普查隊伍仍然忙碌地穿梭于全市各鎮街,克服低溫寒潮,堅持內外業工作,全力確保我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承災體調查工作順利完成。
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利國利民。為掌握全市承災體信息,支撐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評估,摸清全市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客觀認識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水平,自去年12月初起,我市開展全市房屋建筑承災體調查工作。
據悉,本次房屋建筑承災體調查工作依托調查底圖,實地普查我市全部房屋建筑(城鎮房屋建筑和農村房屋建筑,類分為住宅、非住宅)的建筑面積、結構類型、建造年代、用途、層數、使用狀況、設防基本情況等信息。調查工作面向全市18個鎮(街道)約100.85萬棟房屋建筑承災體展開。面對面廣量大、時間緊、寒潮低溫、疫情防控等現實不利情況,市住建局調動各方力量,指導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克服復雜環境影響、不利因素,利用現有技術數據信息資源,科學組織實施,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可靠。
“普查工作可以幫助我們全面摸清全市房屋建筑承災體地理位置、物理屬性和災害屬性信息,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最終為非常態應急管理、常態災害風險分析和防災減災、空間發展規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決策依據。”市房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我市調查工作已有42.89萬數據成果,經過軟件質檢核查導入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屋普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