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陰雨不斷,室外寒冷。但在莊市時新農場的草莓大棚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連棟大棚里種著三個小棚的草莓,棚內補光燈、石墨烯取暖器、水肥一體化設施一應俱全,高架栽培的草莓吃“營養餐”茁壯成長。
走進草莓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排列的高架草莓。時新農場種植了紅草莓“紅顏”和白草莓“夢之瑩“兩個品種。時新農場負責人莊黎波說,區別于土壤栽培,高架種植的草莓用基質代替土壤,所以需要精準的水肥澆灌來補充它們的營養。為此,農場從日本引進了一套自動化水肥系統,能精確地進行澆灌,省時省力又省人工。“我們只要設置好時間和澆灌的水肥量,系統會每天定時定點進行澆灌,現在采用的是少量多次的澆灌方式,能促進草莓更好地生長。”莊黎波介紹道。
除了現代化的水肥系統,大棚內還安裝了30盞補光燈和15臺石墨烯取暖器,近期多低溫陰雨天氣,大棚內30盞補光燈一天十多個小時運轉,促進草莓光合作用,加快其生長速度。“草莓對于溫度的要求不高,雖然近期的溫度比較低,但取暖器只需要在晚上使用,白天并不需要。”莊黎波說。
高架種植草莓不僅方便工人操作、游客采摘,還可以有效防止連作障礙和土傳病害,同時通風效果也好,草莓的品質和產量自然就提高了。高架栽培的草莓經濟價值也比較高,像白草莓“夢之瑩”精品包裝后,能賣到20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