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放寒假,‘六講六做’宣講團就送來了第一課。這堂課既‘高大上’,又接地氣,讓我們備受鼓舞。”1月28日,鎮海書城內一場“六講六做”大宣講活動與中學生們的寒假第一課發生“碰撞融合”,在課堂中掀起一股師生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今天的主角是青年,如何以青春視角講好六中全會精神?當日,4位“鎮理享”宣講團的青年宣講員與4位駱駝中學的師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六講六做”青年說活動,他們通過實例印證、討論辨析、交流互動等方法,引導大家在平等交流中解疑釋惑,在集思廣益中拉直問號。
“我是‘鎮理享’宣講團的宣講員,也是你們的老師,更是一名青年黨員干部。我想問問大家,這學期的晚自習有什么不同嗎?是的,‘雙減’政策下,我區所有初中學校全學段實現工作日晚自習和周六校園資源開放全覆蓋。在學校完成作業后,晚上回家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睡眠也更加充足了......老師們傾心為學生減負擔,傾情為學生保安全,傾力為學生謀發展......”青年宣講員王超說道。
學生安心、家長放心,離不開老師的盡心、用心!這就是王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雙減”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區上下全面打響疫情防控殲滅戰。黨員干部沖鋒一線,合力筑起‘紅色堡壘’。蛟川街道臨江社區黨總支書記胡維君連續200多個小時在崗,竭盡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資配送;‘95后’抗疫志愿者周潔連續在崗一個多星期,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青年宣講員李靜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在青少年植下了黨員先鋒們踐行人民至上的使命擔當、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
“最后,我想送給同學們這樣一句話——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李靜的一句話,“燃”起來青少年們的心。他們也紛紛上臺表達出自己的所感所想,與老師、宣講員們
產生“共鳴”,展望青年們的“新征程”。
“我深刻感受到出生在這片土地是多么地幸運,正是先輩們的努力奮斗,有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青少年也會帶著他們的期望和精神,好好學習、好好傳承......”駱駝中學高二五班學生張雅馨說。
“在‘六講六做’大宣講中,我們鎮海區推出了‘五支隊伍’接力講活動。今天,正好是高中生放寒假的第一天,我們利用青少年逛書城多的實際,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做了‘寒假第一課’,送去精彩的‘理論大餐’,引導廣大青少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切實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鎮海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