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過年:再去老街走一走
韓阿婆在陽臺眺望。
2月3日,正月初三一大早,80歲的韓阿婆領(lǐng)著5歲的曾孫女小米來到莊市老街。 “年紀大了,平時也不怎么出來。 老街要拆遷了,再來看看。 ”韓阿婆說。
往年正月里,韓阿婆的子女都默契地把春節(jié)聚餐地點設(shè)在母親家中。 今年,母親主動提議,去家住莊市老街的女兒家聚餐。
莊市老街,依然有著它獨屬的那一份慢悠悠的恬靜。 年節(jié)期間,沿河街邊小鋪充滿煙火氣。 “小米啊,這是老街的街河,原來這里還有個河埠頭……”韓阿婆一路跟曾孫女講述老街的故事。 韓阿婆雖不住在老街,但因為女兒和老友的關(guān)系,過去的幾十年,她儼然成了老街“常客”。
在老街的一棟樓房里,韓阿婆女兒鐘女士正在廚房里忙碌著。 春卷、咸菜筍、紅膏熗蟹、小炒牛肉…… 鐘女士麻利地準備著當天中午的聚餐菜。 “明年過年還不知道這房子在不在呢,今天家人們都到齊了,好好吃一頓吧。” 鐘女士說。
“干杯,新年快樂。” 飯桌上,一家人聊天的話題始終繞不過“老街”。
家人在老街相聚。
飯后,韓阿婆和鐘女士、小米站在陽臺,望著老街里的弄堂、房屋,看著小路上來來往往的居民,心中滿是感慨。 老街人們生活的日常,不緊不慢,簡單快樂。 雖然平凡,但卻有滋有味。 “住了幾十年,真的要拆了,還真有點舍不得啊。”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老街也會有新活力的。” 年輕的小輩們在一旁安慰著。
日前,鎮(zhèn)海區(qū)政府作出《莊市老街提升改造A地塊項目房屋征收決定》,征收范圍為:東至兆龍路,南至路林港,西至陳倪河,北至聚興路。 據(jù)介紹,未來莊市老街將集遺跡保護、文化體驗、配套服務(wù)、休閑居住、科創(chuàng)辦公等功能于一體,打造成為甬江實驗室綜合配套區(qū)。
“莊市老街一定會更好的。” 聽著小輩們的介紹,一家人都對未來的老街充滿信心。
徒步賞景:“冰雪世界”尋年味
草尖凝結(jié)的冰柱。
人跡稀少的山道上,積雪從松枝上簌簌抖落,青草尖端凝上了透明的小冰柱……
2月3日,鎮(zhèn)海資深驢友“三江之源”與其他4名驢友結(jié)伴,到寧海縣望海崗線路上過了個冰雪世界般的童話年。
“今年過年最熱的話題,應(yīng)該是寧波下雪了。” “三江之源”說,他早就在挑選合適的賞雪路,“最好具備人少、車少、行走相對安全這些要素。 ”通過朋友圈、驢友活動群等信息甄別,他果斷放棄了四明山及奉化商量崗等今年大火的“網(wǎng)紅”景點,轉(zhuǎn)而把目光投向?qū)幒?h“望海崗林場—蝦脖尖(寧紹臺第一峰 海拔951米)”線路。
驢友走在山道上。
這條線路人跡稀少,在過年期間是個小冷門線。 且他在近20年的驢游行程中,已多次在春夏秋冬不同氣候下行走過。 聯(lián)絡(luò)了寧海縣當?shù)伢H友先頭部隊后,獲悉望海崗一帶,厚一點的積雪已達5厘米以上。 這在以往是極為罕見的賞景條件。
琉璃世界在召喚。 “三江之源”當機立斷,做好必要的準備后,約上其他資深驢友,穿好相對專業(yè)的設(shè)備,穩(wěn)穩(wěn)出發(fā)了。
來到山下,盡管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一路的雪景之美還是給他帶來了震撼的感覺。 朦朦朧朧的白色世界中,山路覆蓋積雪;樹上落雪則沿著樹枝形狀彎彎曲曲,樹梢紅葉掛下的水珠變成冰條;熟悉的山路在幾個人走過以后,積雪踩化,露出石板;石碾子半身覆蓋在積雪下。 安安靜靜的山谷里,只有嘎吱嘎吱的踩雪聲,夾雜著呼吸聲。 幾個人一面走,一面忙著通過微信、抖音等和伙伴們第一時間分享美景。
來回5公里的路程,走了大約3小時。 “有雪難行路。” “三江之源”說,這個行路速度不及往日的一半。 走著走著,天上忽然又開始飄雪了。 他忍不住放聲大喊:“下雪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