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區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吹響了奮進的號角。“要堅定不移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區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為鎮海未來五年產業發展路徑錨定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對于以民營經濟、實體經濟見長的鎮海來說,將制造業作為現代化先行的戰略重點,是鎮海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的關鍵舉措。我們必須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
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要強化企業數字賦能。近年來“數字化”驅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正成為企業新的發展方向。我們要把握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用好數據這個新的生產要素,賦能企業生產從“質變”發生“智變”。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高水平推進省級新智造區域試點,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雙引擎推進模式,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化與產業化雙向深度融合。
加快制造業綠色化轉型,要壯大先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增強綜合載體功能,既是區域競爭的需要,也是產業競爭的必然。我們要高標準建設綠色石化產業拓展區,全面推進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超前布局培育先進前沿材料、芯片制造、第三代半導體等未來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智能家電家居等新興產業……鏈上企業綠色化,產業發展就有了源頭活水。
加快制造業服務化轉型,要推動兩業深度融合。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都是產業轉型和業態創新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牽引。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港航物流、檢測認證、商品貿易等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服務衍生制造、供應鏈管理、總集成總承包等新業態,壯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推進數字貿易全產業鏈布局,完善流通保障體系,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多樣化和高品質轉變。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還要加強全域產業治理。革故鼎新是我們必須探索的一道難題。堅持向存量要空間、向集約要效益,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完善“兩庫兩機制”,探索建立工業用地“準入、供給、監管、退出”全周期管理機制,保障優質項目用地;整治提升工業園區,推進企業入園集聚發展,形成“230”產業空間格局,“大整治”的實施,“大提升”的推進,“新空間”的騰出,將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強后勁。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我們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和毅力,堅定不移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大到強轉變,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品質之城提供強大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