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經上級統一核算,2021年江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1%,高于市平均1.9個百分點,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兩年平均增長6.7%,快于全市1.0個百分點。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發展環境,以及常態化疫情防控帶來的新挑戰,去年以來,江北對標落實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各項決策部署,堅持長短結合、系統謀略、統籌聯動,抓實抓細功能平臺開發、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指標運行監測等各項工作,推動形成了區域經濟穩健向好發展態勢。
從產業層面來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5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9.6億元,增長13.7%,兩年平均增長8.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61.3億元,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6.2%。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0:31.3:67.7。
去年以來,我區工業經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全年全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93.0億元,同比增長17.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兩年平均增長12.2%。從行業看,26個行業大類中1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52.5%、45.3%、32.0%。
不僅如此,去年江北新動能支撐作用表現搶眼。全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1%、29.9%,增速排名均為全市第一。限額以上主要商品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118.3%,限上批發零售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達92.3億元,增長30.3%。
作為GDP中的支柱性產業,服務業一直是江北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去年全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61.3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批發和零售業、營利性服務業、房地產業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4個行業合計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2.7%。此外,住宿餐飲業恢復良好,實現增加值7.8億元,增長17.2%。全年完成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4022.3億元,增長31.3%。
經濟高質量發展也使得江北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全年全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990元,總量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長9.6%。按常住地分,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6971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5534元,增長9.6%。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69,比上年縮小0.01。
“通過構建產城聯動融合機制、創優新舊功能轉換機制、完善項目爭速破難機制、健全企業服務長效機制、健全經濟運行監測機制,去年江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區域經濟復蘇向好的勢頭更加明顯,各類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和韌勁得到進一步增強。下一步,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增強定力、集中精力,精準施策、精細落實,全力推動經濟穩中加固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