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組織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發揮社會組織自身優勢,做好新時代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西門街道黨工委通過抓基礎強引領、抓聯動強聚合、抓融合強服務,深入推進社會組織志愿服務,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
一是抓基礎強引領,實現社會志愿服務全覆蓋。以街道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志愿服務樞紐站、綜合文化站、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西門多元綜合體平臺”為基礎建立社會工作站,圍繞“為了一切需要你的人”的服務宗旨,以“博愛務實、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融和各部門之間的優勢資源,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發展。建立志愿者專業培訓機制,通過自主“造血式”專業培養延續擴容志愿者隊伍,培育有自主特色的“預備役”力量。志愿組織明確定位,服務范圍專項聚焦,問需于民,精準供給,貼心服務。
二是抓聯動強聚合,構建社會服務共同體。以翠柏里公益集結地項目為抓手,以街道中心區塊公益廣場為核心點,翠柏路主線,各沿線社區黨委,共建單位為塊面,啟動以社會組織黨建為引領,助推群團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雙向互動,將社區“一股獨大”向“公益多維”轉型升級,創建“慈孝文化”“善行翠南”“愛心翠中”等社區品牌,打造6家教育實踐基地和6家服務共享陣地,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公益聯動模式。同時聯動安健家政服務公司等單位打造“親情助老志愿服務基地”,為社區獨居、空巢、殘疾老人提供各類上門居家養老服務。
三是抓融合強服務,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將基層支部“一支一品,百支爭強”、“鋒領網格”與街道社會組織“筑夢”助殘關愛殘疾人項目、“暖心家園”計生特殊家庭幫扶項目有機融合。街道32家社區社會組織,800多名志愿者立足“微善”,從最基礎的“小”和“微”做起,在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中心工作中開展困難幫扶、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活動100余次,累計為居民辦實事好事近千件,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發展成為規范化、常態化的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