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版權,不少市民可能覺得這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遙遠。事實上,無論是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幅字畫、一件衣服的圖案,甚至是一道菜的做法等都是有版權的,在信息時代,一不小心,你就可能侵權了。2月9日,從寧波市版權局獲悉,2021年,我市的版權登記作品總量達8979件,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長59%,其中軟件類、創意類版權作品申請保護趨勢明顯。
數據解讀
去年寧波版權登記作品達8979件
據了解,2021年,我市版權登記加上在國家版權局登記的2957件計算機軟件作品,總量達8979件,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長59%。
“去年獲得版權證書的作品,數量增長還是非常明顯的。”寧波市版權協會秘書長景致表示,這項數據的大幅提升,說明個人、團體、單位的知識產權意識大大增強了,“比如你創作的一件畫作,個人奇思妙想的創意物化后,都可能形成作品,這樣先把自己的作品給確權了,自己的先發優勢就出來了。”在景致看來,數據的第二個特征就是相比前一年,去年產業類、軟件類、創意類的版權作品申報占比很高,從小學生到退休老人、從初創企業到年銷百億元企業,去年申報版權登記的面孔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這背后其實是我市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的強烈氛圍呈現。”
作為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扶持措施,為激發市民和企業的創新意識,我市專門撥出經費,給積極申報版權登記的個人和企業,由市財政承擔其申報費用。相當于申報者不需要花錢就可以申報,就能獲得國家或省版權局的版權證書。據介紹,去年,市版權協會共接到設計公司、文化企業等各種創意類版權申請6000余件,發放申請補助經費近百萬元。
景致說,寧波的紡織服裝企業眾多,去年一年,協會接到的紡織服裝面料的花樣設計申請也很多,“這類企業主體,版權意識很強,與行業要求也是有關的。”
據景致介紹,版權大致可分為文字作品、攝影(攝像)作品、設計作品、建筑設計圖、軟件設計、創意商業模式,甚至是一道菜的做法等,這些都是可以申請版權登記的。“比如寧波很多別致的地標建筑都是有自己設計版權的。”他補充說,在當下,版權與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密切,創意與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
典型案例
網紅博主原創卡通設計被侵權
據了解,去年,市版權協會共有效調解處理版權糾紛5起。涉及跨國侵權糾紛、個人維權,也有寧波知名龍頭企業被侵權等不同類別案件,“這5起案例總標的額超過2000萬元。”景致說,這些調解案件都是當年新增的,“版權是知識產權中與受眾接觸面最為廣泛的一種權利。”景致指出,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創意都可以成為版權作品,比如畫一幅畫、拍攝一張照片,一個好的創意形成了商業模式,這都可以形成版權。
“很多服裝企業每一個款式的設計也都是有版權的。”景致表示,去年寧波也有好幾家服裝企業涉及侵權,使用了別人的設計元素。“被侵權方有的是個人,有的是設計公司,最后也走上了調解、司法途徑。”景致提醒,不管企業規模大小,如果不尊重版權保護、任意使用,給個人和企業帶來的麻煩還是不小的。
景致透露,在去年調解的一起案件中,寧波一位網紅女博主,自己設計了一款食品的卡通形象,并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了展示,吸引了很多粉絲關注,這個卡通形象很快就火了起來。后來幾位網絡平臺的賣家把這款原創設計的形象給抄襲、模仿了,“這位女博主接到粉絲轉發來的報料后便開始維權……”景致說,這樣的版權糾紛案還是比較典型的。“如果自己不注意版權保護,那你很容易被別人侵權。”談及當下炙手可熱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景致說:“這就是典型的版權作品,侵權后果會很嚴重。”
景致表示,目前,寧波中小企業的從業人員版權意識比較薄弱。
業內觀察
版權意識這根弦要時刻繃緊
寧波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曹劍介紹,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市共查辦相關案件347件,罰款112.75萬元,停業整頓7家,沒收非法所得14669.98元,沒收違法物品22426個,銷毀侵權盜版出版物55300余件(冊)。
“總體來看,互聯網類的案件占比最高,而且有多元化的趨勢。以往可能是視聽節目、網絡音樂等較多,現在各種圖片、文字作品等都成了維權對象。”曹劍說道。
去年,執法隊聯合寧波市版權局成功辦結“3·10盜錄院線電影案”。
“該案是浙江省查處侵犯院線電影作品著作權第一案,也是自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實施后,我市查處的第一起侵犯著作權案例。”此外,去年聯合查辦的“戀戀圖集”侵權案,也使得該隊連續第11次獲得國家版權局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的表彰,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還重拳開展了“劍網2021”行動,進一步加大網絡侵權的違法查處力度,優化了全市營商環境。
“去年8月,我們組織了集中辦案行動,全市聯動,對要保護的作品展開了全方位的排查,這也有助于聚焦專項整治的重點領域,對違法企業、個人的打擊更為精準。”曹劍說,在排查過程中,發現了一批有價值的線索,最后再聚焦到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判、處置、鎖定嫌疑人……在版權保護層面,各區縣(市)的集群打擊能力得以提升。
曹劍介紹,“3·10盜錄院線電影案”查明,違法人雖然是非經營性質的,但違法了就應該接受懲罰。
面對侵犯他人權利的企業和個人,是不是主要以處罰為主?曹劍表示,處置不同情形的案例,還是需要穩妥、審慎的態度,“處罰之外,也會有很多調解工作要做。”曹劍說,企業發展也不容易,執法服務也是需要有溫度的,“執法調解、行政處罰兩種機制結合,都是在法律依據下進行。”
曹劍坦言,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寧波相關部門體現得更多的是執法服務的理念,有溫度的執法。“處罰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曹劍說。
“有的違法當事人主觀不一定有多大惡意,自己也沒有意識。但法律規定不能做的,還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能看到。”曹劍說,最近幾年,版權保護工作格外受重視,普法宣傳工作才是推進版權保護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是有很大警示作用的。”
“一張照片、一幅圖案、一種字體,都是別人辛苦勞動創作的,首先要尊重作者的勞動果實,其次就是提高自己的版權意識,養成對版權作品付費使用的習慣,免費的午餐不是那么好吃的。”曹劍說。
寧波市版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一方面加強版權管理、宣傳和服務,一方面開展版權執法專項行動,加大侵權盜版打擊查處力度,“總體來看,版權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版權作品登記已從原先的單一產業發展到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影視動漫、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工藝美術、紡織設計、工業設計等相關產業,覆蓋面更廣、產業鏈更長,登記數量和質量均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