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之江實驗室光電智能計算研究中心研究專家譚德志團隊與浙江大學邱建榮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論文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譚德志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
近年來,鈣鈦礦成為光學領域的“新貴”,這種納米級別的半導體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發光性能,在顯示及照明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利用激光直接改變納米晶的發光顏色,實現從藍光到紅光連續可調,是我們在該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在這之前,在材料內部寫入發光連續可調的微納結構幾乎是超乎想象的。”譚德志表示。
據了解,此次發表在《科學》的論文是譚德志回國后的第一個重要課題。“邱建榮教授團隊在玻璃材料領域和超快激光微納制造方面有深厚的積累,取得了系列開拓性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希望自己能挑戰一個‘看似不可能’的課題,努力從科學和技術兩個層面去突破已有的觀念和設計,去‘建造一棟新的大廈’。”他說。
2021年,譚德志正式加入之江實驗室,并快速啟動了超快激光微納制造系統的搭建。他表示,未來將在之江實驗室的平臺上進一步提升超快激光3D微納制造技術水平,同時加速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團隊重點將聚焦光量子計算,用超快激光微納制造賦能智能計算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