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盡,春意始現。
正月初四,立春時節,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開發區順發恒園19幢、蜀山街道翔威公寓迎來正式解封。不少住戶沖出家門,激動得手舞足蹈。
相同的場景,如春風吹拂下盛開的花朵,綻放在蕭然大地。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回望行將過去的壬寅虎年春節,浸泡在雨雪天的戰“疫”日志,雖然透著刺骨的濕冷,但滿城盡帶“天使白”“志愿紅”,無數涌動的愛心匯聚成一股股暖流,書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人間大愛。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當戰“疫”的號角再次吹響,廣大醫護人員主動請纓、火速集結,奔赴防疫一線投入戰斗。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區衛健局累計派出4300余名醫護人員,奔赴義橋、聞堰、蜀山、北干等鎮街開展核酸采樣工作,用堅守守護一方百姓平安。與此同時,為了保障檢測速度,省里還從9家省級醫院抽調100名醫務人員,支援蕭山的核酸檢測工作,大大提升了全區核酸檢測能力,全力保障區域核酸檢測需求。
他們中有剛參加工作的“00后”護士,也有資深的主任醫生;有疫情當天取消婚禮的“準新郎”,也有并肩抗疫的夫妻檔;有輕傷不下火線的年輕護士,也有連續幾天出征的護士長。
在小區、村社、市場和企業,每天還有數百名基層醫護人員上門為居民進行核酸采樣,風霜雪雨也擋不住他們前行的腳步,凍傷的手、扭傷的腳,是他們戰“疫”的印記。在27個集中醫學觀察點,還有無數醫護人員從清晨到日暮、從歲末到歲首,堅守在酒店一隅,用“隔離不隔愛”溫暖著隔離人員。
在戰“疫”一線,還有爭分奪秒和病毒賽跑的疾控工作人員,流調、檢測、消殺……他們通宵達旦、夜以繼日不停歇,秉持著“快、準、狠”的工作要求,他們成了黑夜中的一道光。
紅色引領擔當作為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張“春節帶娃值班表”,引起了很多奮戰在“疫”線工作人員的共鳴。制作這張值班表的,是城廂派出所副所長譚華杰的妻子周夢蘭,她是進化鎮副鎮長,分管文教衛工作。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夫妻倆都堅守在抗疫一線。為了能在兼顧工作的同時更好地照顧家中日常,周夢蘭給家里四位老人排了“春節值班表”。
譚華杰和周夢蘭夫婦,只是春節期間堅守在戰“疫”一線公安民警和鎮街干部中的一個縮影。“去義橋增援的日子,也正是外婆您出殯的日子。疫情來得太突然,連您最后一面都沒見上,外婆您一路走好……”當浦陽派出所民警陳銀達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時,無人知道他內心的煎熬。從小跟外婆感情深厚的陳銀達,將悲痛愧疚埋藏心底,沒有去金華陪外婆走完最后一程,而是在工作崗位上默默為外婆送行。
面對“疫情防控、春節安保”兩場硬仗,區公安分局累計投入警力8000余人次,黨委班子成員全部在崗在位,分別牽頭各工作組,全警始終堅守在“三區”管理等防疫一線,切實做好全區集中隔離點、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秩序維護、安保執勤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職責與擔當。
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離不開“增援部隊”和當地村社干部的并肩戰斗。從1月26日抽調首批100名干部至今,全區已陸續抽調機關黨員干部2810名,支援疫情防控重點鎮街。同時發動8000余名在職黨員支援村社一線。目前,全區共有5700余名機關和鎮街下沉力量、3200余名村社干部、25000余名黨員和志愿者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帶著大愛沖,迎著困難上的,還有來自城市社區的1665名專職社工,以及2300名農村社工。這些社區工作者前期24小時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中大多數人春節期間都沒能回家吃一頓團圓飯,積極承擔起疫情防控的各種角色,默默上門服務,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門者”。
雙向奔赴匯聚大愛
“疫”聲令下,全民響應。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更是迅速行動,匯聚成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從影視演員韓棟回到老家義橋鎮湘南村穿上紅馬甲,與其他志愿者來到村口執勤,到聞堰街道三江社區年近60歲的孔祥花,主動聯系社區要求加入志愿者,再到益農鎮南沙公益志愿者集結在一起。他們猶如“滿天星”閃耀在醫院、核酸采樣現場、道路交通現場、市民群眾身邊。
截至目前,團區委、區志愿者工作指導中心已發動志愿者2.28萬余人次,累計服務4800余崗次,服務時長超19.5萬小時,彰顯蕭山志愿者的擔當與責任,構筑起疫情防控的暖心防線。
“感謝政府和抗疫人員,在這個寒冬給我們帶來溫暖!”面對活躍在戰“疫”一線的逆行者,老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們也用自己方式回饋這份愛。
義橋“90后”店主免費為封控區居民送水果、煎餅;在聞堰等采樣點,小區居民們將批量自制的“暖手壺”,送到一線采樣人員手中;有的居民給站在風里、雨里、雪里的“志愿紅”,送去熱氣騰騰的水餃。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蕭山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踴躍行動,以溫暖之舉,助力抗擊疫情。截至2月7日17時,區慈善總會共接收捐款73筆合計1511453.89元,區紅十字會共接收捐款111220元。
這場雙向奔赴的“愛”,匯聚成一股股暖流,溫暖了人心,喚來了春風。(童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