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兒童峰會·主題實踐學習——重慶市青少年優質課程發布會暨巴蜀樂評嘉年華活動”在重慶市巴蜀小學校舉行。此次峰會由該校學生發起并實施,旨在從兒童視角探尋“雙減”背后,巴蜀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行動的堅持與創新。
今年寒假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寒假,如何協同家長、社會力量,讓孩子們的假期過得更有意義?在活動現場,巴蜀小學發布了該校“首批實踐學習基地”,并為首批實踐學習基地的代表頒發“X導師”證書。
據介紹,“X導師”是巴蜀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孩子們邀請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課程,通過同伴合作、家人合作、師生合作、專業合作等形式,打造出高效學習的“學習場”。
“我們希望通過主題實踐學習的方式,不斷豐富學生學習方式,拓寬學習邊界,共同開啟‘雙減’背景下的第一個有趣味、有意義、有品質的假期。”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巴蜀小學首批實踐學習基地”按照入學適應、勞動服務、科學創造等6個年級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涵蓋重慶自然博物館、重慶動物園、重慶禮嘉智慧公園等24個場館。“學生們可以在寒假里,根據各年級不同的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場館開展主題實踐學習。”
為了更好記錄主題實踐學習的過程與成果,在活動現場,巴蜀小學還發布了“主題實踐課程假期生活實踐體驗口袋書”。據了解,“口袋書”的尺寸與手機接近,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關鍵文字、表格、思維導圖等有價值的信息記錄在相應的空格里。
據了解,主題實踐課程已經在巴蜀小學開展了一個學期,該校同學在1456名“X導師”的帶領下,開展了295個子主題研究。在活動現場,學生們展示了“聽,文物在說話”“記憶·紅”“自媒體創作及新聞表達”“萌娃初體驗——大手牽小手”“巴蜀兒童銀行”等繽紛多彩的主題實踐成果。在“巴蜀兒童銀行”展臺前,來自六年級四班的鄭思潔熟練地向大家介紹兒童銀行的起源和設計過程,并表示全組同學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跟著“X導師”學習了銀行、貨幣等金融知識,拓寬了大家的視野。
據巴蜀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探索育人方式,協同家長、社會力量將學生從學科邏輯中跳脫出來,回歸生活邏輯,變知識的簡單疊加為能力養成,變間接經驗為直接經歷,變單純的知識教育為注重學生全面且有個性的發展。